稳定穿越市场波动60年,伯克希尔凭什么做得到

每年5月,巴菲特的伯克希尔(Berkshire Hathaway)公司会在奥马哈举行了年度股东大会,今年也不例外。但今年这届,不仅是沃伦·巴菲特担任CEO的最后一次大会,也标志着他60年传奇投资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近7小时的会议如往常一样充满亮点,涵盖公司战略调整、创纪录现金储备、对AI与全球贸易的深刻见解、日本与苹果的长期持仓逻辑、对财政赤字和关税战的担忧,以及巴菲特对情绪管理和自由市场的坚定信念,展现其一贯的投资智慧与长期视角。

在北美,拥有长期复利经验的高净值家庭往往不会频繁交易。他们会选择将核心资产配置在少数几家具有穿越周期能力的企业型资产中,而伯克希尔正是其中的经典代表。对于中国本土人士来说,理解伯克希尔,并参与到其利益分配中,与其说是了解一个股票,不如说是一次重塑自己毕生投资和财富思维的机会

1. 伯克希尔不是“股票”或“产品”,而是一种可控、可持续的企业型资本平台

在中国,投资者熟悉的通常是结构化理财、银行代销信托或固定收益产品,背后是机构的设计收益。而伯克希尔本质上是一家拥有多元实业的控股公司——从铁路、电力、制造、保险到大量美股优质股票持仓,它更像是一个运营型的资产组合平台

不同于传统基金或ETF的委托管理模式,伯克希尔的资本分配由巴菲特及其团队长期主导,强调稳健、保守、强调“安全边际”和“现金创造能力”。这意味着:你投资的不是市场情绪,而是一种纪律严明、以利润为核心的资产组合管理逻辑。

举例来说,伯克希尔于2010年全资收购BNSF铁路公司(北美最大货运铁路之一),此后每年稳定给投资者及公司贡献约60亿美元的经营利润,不靠市场、只靠运输服务本身给投资者提供稳定回报;GEICO保险公司,作为美国排名前五的车险公司,为伯克希尔提供长期、低成本“浮存金”,用于后续潜在投资机会。与一般理财不同,这是企业内部现金循环系统

2. 它并不依赖市场情绪或估值,而是真正靠企业利润与资本再投资驱动

伯克希尔的增长不依赖高估值重定价,也不以讲“未来盈利想象”为主线。相反,它90%以上的净资产都来自持续运营的利润和高质量企业所产生的现金流。

正因如此,它在经济放缓期往往更具防御属性。以2025年川普的关税战新政为例,美股大幅波动期间,伯克希尔不仅资产净值稳健,反而加大了对能源、日用消费品和金融的长期持仓布局。

它的吸引力在于:稳定、不依赖高波动、不基于短期主题投资,而是资产底层结构本身就具有抗压与复利能力。

3. 历史数据证明:长期看,它跑赢了绝大多数市场工具和资产类型

用数据说话,伯克希尔的长期回报极具说服力:

1994–2024年,伯克希尔B类股(即其单价较小,且较少投票权的股类)的年化复合回报约为 13.1%同期标普500含息回报约为 10.3%若按每10万加币初始投入计算,30年后分别为 $1.36M vs $0.92M

与此同时,其年均波动率显著低于市场平均,最大回撤远低于科技成长类资产。这使得伯克希尔成为极少数兼具“超额回报”与“风险缓释能力”的单一资产,可以作为高净值人士投资组合中的核心底仓。

4. 在资产配置中的角色:复利底座 + 流动性桥梁 + 通胀对冲器

与常规金融产品相比,伯克希尔具有三重组合价值:

  • 复利底座:其自持企业每年创造大量自由现金流,增强长期净值增长稳定性;今年的自由现金流更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677亿美金,以便等待市场投资机会。
  • 流动性桥梁:与国内结构性产品或PE/VC锁定期不同,伯克希尔B类股在美股每日可交易,持有方式灵活,适合高净值客户在多币种、多账户间快速调配资产。
  • 通胀对冲器:大量业务与真实资产、消费终端挂钩,天然对抗货币贬值。

同时,由于公司内部从未分红,而是通过资本再投资滚动增长,也更适合高税率地区(如加拿大)投资者在非注册账户或企业账户中持有,税务效率更优。

结语

很多投资者仍处于“产品思维”框架中,习惯评估收益率、周期、兑付方式。但在成熟市场中,资产配置真正关注的是质量、可预期性、对复利的坚持,以及对家庭整体资产的“风险粘性”管理能力

伯克希尔的独特性在于:它既不是典型科技成长股,也不是纯粹价值防守股,而是穿越经济周期的综合资产平台。对于希望打造稳健财富结构的家庭而言,它可作为“核心—卫星策略”中的核心仓之一,补充ETF、防守现金和海外不动产所无法实现的主动资本增长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