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巴菲特的伯克希尔(Berkshire Hathaway)公司会在奥马哈举行了年度股东大会,今年也不例外。但今年这届,不仅是沃伦·巴菲特担任CEO的最后一次大会,也标志着他60年传奇投资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近7小时的会议如往常一样充满亮点,涵盖公司战略调整、创纪录现金储备、对AI与全球贸易的深刻见解、日本与苹果的长期持仓逻辑、对财政赤字和关税战的担忧,以及巴菲特对情绪管理和自由市场的坚定信念,展现其一贯的投资智慧与长期视角。
在北美,拥有长期复利经验的高净值家庭往往不会频繁交易。他们会选择将核心资产配置在少数几家具有穿越周期能力的企业型资产中,而伯克希尔正是其中的经典代表。对于中国本土人士来说,理解伯克希尔,并参与到其利益分配中,与其说是了解一个股票,不如说是一次重塑自己毕生投资和财富思维的机会。
中国投资者熟悉的通常是结构化理财、银行代销信托或固定收益产品,背后是机构的设计收益。而伯克希尔本质上是一家拥有多元实业的控股公司——从铁路、电力、制造、保险到大量美股优质股票持仓,它更像是一个运营型的资产组合平台,而非传统的投资工具。
不同于传统基金或ETF的委托管理模式,伯克希尔的资本分配由巴菲特及其团队长期主导,强调稳健、保守、强调”安全边际”和”现金创造能力”。这意味着你投资的不是市场情绪,而是一种纪律严明、以利润为核心的资产组合管理逻辑。想象一下,你不是在买卖一只股票,而是在购买一个由全球最优秀投资者运营的商业帝国的股权。
举例来说,伯克希尔于2010年全资收购BNSF铁路公司(北美最大货运铁路之一),此后每年稳定给投资者及公司贡献约60亿美元的经营利润,不靠市场波动,只靠运输服务本身给投资者提供稳定回报。这就像拥有一条收费公路的股权,每天都有卡车和火车通过,每一次运输都直接转化为你的投资收益。
同样,GEICO保险公司作为美国排名前五的车险公司,为伯克希尔提供长期、低成本”浮存金”,用于后续潜在投资机会。这种浮存金的运作方式非常巧妙:客户先交保费,理赔通常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发生,这期间巴菲特可以免费使用这笔钱进行投资。目前这笔浮存金已经超过1600亿美元,相当于获得了一笔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超级贷款。
伯克希尔的增长不依赖高估值重定价,也不以讲”未来盈利想象”为主线。相反,它90%以上的净资产都来自持续运营的利润和高质量企业所产生的现金流。这种底层逻辑的差异,使得它在经济放缓期往往更具防御属性。
以2025年川普的关税战新政为例,美股大幅波动期间,伯克希尔不仅资产净值稳健,反而加大了对能源、日用消费品和金融的长期持仓布局。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是人们无论经济好坏都需要的基础服务和商品。当其他投资者在为市场波动焦虑时,巴菲特却在寻找更多优质资产的买入机会。
它的吸引力在于:稳定、不依赖高波动、不基于短期主题投资,而是资产底层结构本身就具有抗压与复利能力。这就像投资一个永续经营的家族企业,而非参与一场投机游戏。
更重要的是,伯克希尔的年均波动率显著低于市场平均,最大回撤远低于科技成长类资产。这使得伯克希尔成为极少数兼具”超额回报”与”风险缓释能力”的单一资产,可以作为高净值人士投资组合中的核心底仓。想象一下,你既获得了超越市场的回报,又避免了那些让人夜不能寐的大幅波动。
与常规金融产品相比,伯克希尔具有三重组合价值。首先是复利底座功能。其自持企业每年创造大量自由现金流,增强长期净值增长稳定性。今年的自由现金流更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677亿美金,这些资金随时准备在市场出现机会时快速部署。这就像有一个永不停歇的赚钱机器,不断为你的投资组合输血。
其次是流动性桥梁功能。与国内结构性产品或PE/VC锁定期不同,伯克希尔B类股在美股每日可交易,持有方式灵活,适合高净值客户在多币种、多账户间快速调配资产。当你需要资金时,不用等待产品到期或寻找接盘侠,随时可以在市场上变现。
第三是通胀对冲功能。大量业务与真实资产、消费终端挂钩,天然对抗货币贬值。当通胀来临时,铁路可以提高运费,保险可以调整保费,公用事业可以申请涨价,这些都直接保护了投资者的实际购买力。
同时,由于公司内部从未分红,而是通过资本再投资滚动增长,也更适合高税率地区(如加拿大)投资者在非注册账户或企业账户中持有,税务效率更优。你不需要每年为分红缴税,而是可以选择在最适合的时机变现,充分利用税务规划空间。
保险业务的运作方式特别值得深入理解。伯克希尔的保险公司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保险业务,更是一个资本配置平台。客户支付保费,公司承担风险,但在理赔发生之前,这些资金可以用于投资。这种模式的精妙之处在于,只要保险业务运营得当,浮存金的成本甚至可以是负数——也就是说,别人不仅免费借钱给你,还倒贴利息。
巴菲特将这种模式发挥到极致,通过精准的风险定价和严格的承保纪律,确保保险业务长期盈利。同时,巨额的浮存金为他提供了在市场恐慌时大举买入优质资产的弹药。这就是为什么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当其他投资者都在抛售时,巴菲特却能够投资高盛、通用电气等优质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伯克希尔的投资哲学还体现在其对企业质量的执着追求上。巴菲特常说,他宁愿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企业,也不愿以便宜的价格买入平庸的企业。这种投资逻辑在伯克希尔的持仓中得到了完美体现:苹果、可口可乐、美国银行、美国运通等,都是各自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强大的护城河和持续的盈利能力。
对于希望打造稳健财富结构的家庭而言,伯克希尔可作为”核心—卫星策略”中的核心仓之一,补充ETF、防守现金和海外不动产所无法实现的主动资本增长逻辑。它既不是典型科技成长股,也不是纯粹价值防守股,而是穿越经济周期的综合资产平台。
很多投资者仍处于”产品思维”框架中,习惯评估收益率、周期、兑付方式。但在成熟市场中,资产配置真正关注的是质量、可预期性、对复利的坚持,以及对家庭整体资产的”风险粘性”管理能力。伯克希尔的独特性正在于此:它让你从产品购买者转变为企业所有者,从短期收益追求者转变为长期财富建设者。
当你投资伯克希尔时,你实际上是在投资一种经过60年验证的投资哲学和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不依赖于市场时机,不依赖于复杂的金融工程,而是依赖于对优质企业的深度理解和长期持有。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这种确定性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